界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宣布入主永辉超市后第二天,名创优品股价一泻千里。
9月24日,名创优品美股收盘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16.65%。同日港股开盘后,名创优品股价也大幅下跌,截至收盘,下跌23.86%。
一天前,名创优品于9月23日晚8点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以63亿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在公告发出的同时,名创优品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没有机会了”。
就名创优品的股价表现而言,机构给出了一些解释。
9月24日,瑞银发布报告,预计入股永辉超市将对名创优品造成短期股价负面,因为永晖超市短期内盈利波动性较大,潜在扭亏为盈的能见度较低,以及投资者对名创优品非核心业务投资及现金运用的忧虑。
不少机构持有相同的看法。投行Jefferies将名创优品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将公司美股目标价从31.86美元下调至14.91美元,将港股目标价从61.9港元下调至29.1港元;美银证券分析师下调名创优品至卖出评级,并将目标价从25.6美元下调至12.6美元。
叶国富对于零售行业的野心不仅在于生活百货,他认为永辉代表的模式是必选消费——无论消费低迷或升级,食品、日化等生活必需品都不可或缺。
即使如今永辉超市整体表现萎靡,相对同行而言它仍是一个庞然大物。
官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永辉超市在全国拥有838家门店,覆盖29个省份,进入472个城市。在营收方面,虽然永辉超市近三年业绩陷入下滑,但2023年仍实现营业收入786.42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就销售规模而言,它仍是国内百强超市的第二名。
对比而言,名创优品2024年上半年国内门店数量为4115家,国内市场营收为50.3亿元。两者在营收规模上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因而以63亿元的价格入主一度市值超1000亿、营收规模超900亿的永辉超市,看上去似乎是一个近乎蛇吞象的买卖。
并且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也在电话会上表示,目前签约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但双方在供应链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想象空间。
不过张靖京在电话会上表示,名创优品预计不会控制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因此,名创优品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而包括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内的现有名创优品管理团队,仍然会聚焦在名创优品集团的主业上。
也就是说,永辉超市未来怎么走,名创优品可能无法说了算。
另一方面,叶国富也在豪赌,他认为在胖东来调改帮扶下,永辉超市拐点已到。
今年6-7月,永辉超市开始对郑州两家门店进行胖东来式的调整改革。此后,永辉超市于8月底宣布,将在合肥、杭州、福州等10个城市开启门店自主调改工作。
为进一步说明对胖东来版永辉的看好,叶国富称其自7月30日起多次走访调改门店,并在会上列举了三个永辉调改门店案例进行说明。
比如,永辉的调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达到了188 万元,是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近14倍,人流近1.3万,是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永辉福州公园道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突破110万元,是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近6倍,日均客流近1.4万,是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6.5倍;永辉西安中贸广场店,恢复营业两日日均销售额达到160万元,门店日均客流超1.4万人。
上述福州公园道店等案例,正是永辉在河南以外的调改尝试。
然而中国的大卖场整体表现低迷,永辉超市本身业绩也很糟糕。今年8月永辉超市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2020年,永辉超市扣非净利润虽相比2019年腰斩,但尚能盈利。然而此后的2021年-2023年,永辉超市陷入三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8.33亿元、-25.65亿元、-19.76亿元。
3年里,永辉超市总共预亏损88.35亿元。从2015年至2020年这6年间,永辉超市累积的利润为85.02亿元。也就是说,永辉超市用三年的时间亏完了此前六年积累的利润。
即便几家永辉超市门店调改获得成功,相对于总共800多家的规模而言,也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很难说明这种调改具备全国复制的可能。而且永辉调改至今不过2个月的时间,上述成功案例的数据均仅覆盖开业前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存疑。
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永辉超市有约60%的门店分布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约30%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仅有不到10%。就城市而言,永辉超市门店数量排行前三的省市分别是重庆110家、福建109家、四川85家。
无论从全国规模、地域分布还是城市等级划分来看,永辉超市面临的都是一个极端复杂、差异化巨大的市场,而永辉目前调改全国门店的总数也不过十余家。事实上,永辉超市在接受胖东来帮扶调改以前,曾尝试过各类可能带来新鲜血液的业态,如小型店铺模式、仓储店模式、折扣店模式等,均以失败告终。
叶国富看好“胖东来版永辉”的原因,还出于胖东来模式的认可。今年7月30日和8月9日,叶国富在极短时间内接连拜访于东来。事实上,在9月23日晚那场关于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电话会上,叶国富用了近半的时间来表达对胖东来的推崇。
“过去十几年,我走遍了全球,看过各种各样的零售业态和模式之后,我发现比Costco、山姆和Trader Joe’s 更优秀的零售模式原来是在中国,那就是胖东来模式。”叶国富说道,“事实上,我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 ”
但诡异的是,胖东来门店数量只有13家,分布在河南的许昌和新乡,连郑州都未曾开有。胖东来模式从未走出河南以外的地方进行验证。当胖东来模式成为学习的对象,学习模版本身的可推广性便已存疑。
另一方面,在中国,超商大卖场这门生意正变得艰难。
在最近的半年报中,12家超市上市企业里,只有家家悦、红旗连锁等5家出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余7家全部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人人乐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9.86%。
净利润方面,永辉超市、家家悦、中百集团、京客隆、利群股份、三江购物都出现同比下降。其中中百集团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滑了614.42%。与此同时,联华超市、中百集团、京客隆、步步高、人人乐等5家出现亏损。
受到线上渠道、社区团购及消费者习惯改变等冲击,近两年,商超企业业绩恢复缓慢,整体表现不佳。卖场业态式微,线上发力、线下门店调改成为商超企业的求生方向。
但仰望胖东来是否就是行业的救命稻草,需要时间验证。